「咬文嚼字」高山仰止的“止”不是停止

点击关注关注我哟

点击新闻与写作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有传媒的地方,就有《新闻与写作》!

编者按语

成语,是中国汉语中能体现出文化底蕴的标志之一,因此,在我们日常见到的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很多记者常喜欢在写新闻时使用一两个成语。我们用好、用对成语确实可以提升文字的文化美感,然而用错、乱用成语却会给新闻报道带来差错。

2011年11月16日某报一篇文章说:“面对前辈大师的成就,我们决不能高山仰止、望洋兴叹,也不可亦步亦趋、抄袭模仿。”

面对前辈大师的成就,不能望洋兴叹,不可亦步亦趋、抄袭模仿,都可以理解,为什么不能高山仰止呢,实在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笔者找到该报2011年4月19日同一作者的文章,才恍然大悟。该文说:“就像一名旅行者,行走在艺无止境的路上,什么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挡他前行的步履,面对海洋绝不望洋兴叹!敬仰高山绝不高山仰止!”看来作者是把成语“高山仰止”理解为“敬仰高山,望而却步”,所以才肯定“敬仰高山”,否定“高山仰止”,才说“面对前辈大师的成就不能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意思是品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比喻对崇高品德的崇敬、仰慕。语出《诗·小雅·车舝(舝:同“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例如《隋书·高祖纪下》:“有功之臣,降情文艺,家门子侄,各守一经,令海内翕然,高山仰止。”唐·张说《祭殷仲堪羊叔子文》:“凡百君子,高山仰止,馨香以时,敬恭明祀。”臧克家《京华练笔三十年》:“我与朱德同志并不熟,高山仰止而已。”秦牧《中国文学巨星的陨落》:“沈老学识的渊博,使我们这些后学者十分佩服,并且有‘高山仰止’的感受。”姚雪垠《李自成》二卷四十六章:“弟奉闯王差遣……不能在老营恭迎大驾,抱歉良深。今后得能常接辉光,时聆教益,殊慰平生‘高山仰止’之情。”

考察了这条成语之后,再回头看本文开头所引的两个例句,就可以发现作者对“高山仰止”的理解,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不懂得“止”是古汉语虚词,而不是当“停止”讲的实词 。在上古汉语中,“止”常用于句末,表示已然、肯定等语气,《诗经》中多次出现。例如《诗·齐风·南山》:“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既然已经出嫁),曷又怀止(为什么又回来)。”又《大雅·民劳》:“民亦劳止(老百姓辛勤劳苦),汔可小息。”正因为把“止”误解成“停止”,所以才说出“敬仰高山绝不高山仰止”这种令人莫明其妙的话来。

二是不知道在成语“高山仰止”中,“高山”用的是它的比喻义,比喻崇高的品德,而不是字面义。 因为前面有”高山“二字,就把“高山”同“海洋”对举,都当作阻挡前行的艰难险阻。

类似的误解误用,在媒体中并不罕见。例如:

错 例

①雪域高原对我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却一直是高山仰止、望而却步。

把“高山仰止”同“望而却步”连用,显然是把“止”等同于“却步”;用“高山仰止”表示对“雪域高原”的态度,显然是把“高山”等同于“雪域高原”。

②这里风景旖旎,文化深厚。一山(武当山)一湖(太极湖)一岛(太极湖·郧阳岛)的独特格局展现了一幅高山仰止、湖水环抱的逍遥画卷。

③与冰山相比,航母就小多了,一般中等的冰山也有十个航母大。可见冰山的巍峨才是高山仰止呢。

④这些建筑大都分布在公园大门至白塔寺的主轴线上……形成上有白塔,下有黄河,高山仰止,大河前横的壮丽景观。

⑤在越来越漂亮的城市里,是一栋栋高大的建筑拔地而起,地标性建筑也令人高山仰止。

在这几例中,“高山仰止”或用来表示对高山(“武当山”“冰山”)的敬仰,或用来表示对高大建筑(“白塔”“地标性建筑”)的敬仰,都与崇高的品德毫无关系,显然用的都是“高山”的字面义而不是比喻义。

(本文原载自《新闻与写作》,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欢迎加入新闻与写作大家庭。

当你看到我所能看到的世界,你将重新认识整个世界。

1.如想看到纸质精彩内容,请致电:010-85201321

2.微课或微信支付相关问题,请致电:010-85201333

3.如想投稿,请e-mail至xwyxztg@126.com

4.商务与广告合作,请致电:010-85201320或给我们留言

5.其他问题添加小助手微信号:xwyxzxzs

每日一字:止

古语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树要静止,风却不停息地刮得它摇动,这世间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时间的流逝亦然,也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不要等到年华老去时光不回,才幡然醒悟。

止,是一个独体象形字,好像人的脚掌和脚趾的样子,本义是指人的脚,引申指脚趾,这个意义后来就写作趾。因为足在人体最下,所以引申可以指地基,这才是《说文解字》说的“止,下基也”,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址、阯。人通过脚的走动,可以去往任何地方,因此止也就有了至、临、到的意思,由此再做引申,有了停止、静止的意思,有了停留、逗留的意思,有了居住、处所的意思,有了禁止、去除的意思,另外,止还可以表示容止、举止。这些意思,在趾、址、阯分化出去后,成为止之一字的主要意义。

陶渊明有一首很有意思的诗——《止酒》,止在这里贯穿全诗,可以说是包含了其常用的各种意义: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

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

徒知止不乐,未信止利己。

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

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

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

这是一首复字诗,全诗每句都有一个“止”,在这短短100个字中就出现了20个“止”。诗的内容主要是说因为饮酒伤身,陶渊明决定要“止酒”(戒酒),不过由于自己喜爱饮酒,戒酒颇下了一番功夫,比如说自己晚上停饮就不得安睡、早上停饮就起床迟延。幽默诙谐,读来风趣盎然。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所谓知止不殆,是谓懂得适可而止,能避免危险。关于知止一词,有两层意思,一层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大学》言大学之道,最后一句乃“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说当止于至善之所在,你知道至善所在,知道目标所在,并且知道要在那里停止,则志有定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另一层意思,则谓懂得适可而止、知足。面对诱惑,心如止水当然不容易,有些时候需要我们追求不停步,比如学无止境,但有的时候,却需要我们知止。

人生总是短暂的、缺憾的,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总是有得不到的东西,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回忆起来,就算不觉得后悔,也会有觉得可惜的时候,知止不易啊。但人总是要知止的,不知足、不知止,贪恋俗世,贪慕权财,却并不会让自己得到满足,所以《韩诗外传》说:“贪物而不知止者,虽有天下不富矣。”

知止并不是让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而是教人们懂得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的道理。如果将知止与知足放在一起,无疑知止是比知足更高妙。因为知足来自于对外界给予的满足,而知止则更重在自身的了悟,知道什么时候该来,知道什么时候该走,知道什么时候停下脚步,知道什么时候放开手。哪怕再不乐意,再不愿意,也知道是时候停下了,于是停下来,止于此。

物理里说能量守恒,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想要得到,就要付出,想要收获,就要耕耘,有时候命运或许慷慨,给予你很多,但是命运的慷慨不是贪婪的理由,索取过多总会有需要偿还的一天。

知止难能可贵。懂得知止,做到知止,才算是真正知“止”。(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施希茜)

相关问答

以止开头的成语?

止开头的成语有:【成语】:止于至善【拼音】:zhǐyúzhìshàn【解释】: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出处】:《礼记·大学》:“...止开...

【含止,点开头的四字词语】作业帮

[最佳回答]止暴禁非、止谈风月、止戈为武、止戈兴仁、止渴思梅、止于至善点头之交、点金成铁、点金乏术、点睛之笔、点石成金、点头哈腰、点头会意、点头咂嘴...

【止的四字词语成语接龙】作业帮

[最佳回答]止于至善>>止渴望梅>>止渴思梅>>止戈兴仁>>止戈散马>>止沸益薪>>止戈为武>>止暴禁非>...

止的成语有哪些?

抽薪止沸薪:柴草;沸:沸腾。抽掉锅底下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抽薪止...

止组成四字词语?

举止不凡:拼音:[jǔzhǐbùfán]释义:举动不平凡。形容人的行为动作非同一般,与众不同。出处:清·壮者《扫迷帚》第五回:“昨见二君举止不凡,...

止的成语?

适可而止【shìkěérzhǐ】释义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指做事不过分)。浅尝辄止【qiǎnchángzhézhǐ】释义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

止字上面一点,是啥成语?

止字上面一点是成语中的“立竿见影”,意思是比喻做事一开始就能看到成效,也可以理解为采取有效措施,立刻见到效果。这个成语源于战国时期齐国的司马光救民之事...

止月开头的成语?

以“止月”开头的成语有“止渴望梅”。这个成语形容迫切的希望看到所盼之物,表达了强烈的愿望和渴望。它常被用来形容人们对某件事情的渴望和期待,类似于望梅...

停箸止叉是成语吗?

停箸止叉不是成语。【成语】:恶叉白赖【拼音】:échābáilài【解释】:胡搅蛮缠,耍无赖,无理取闹。【出处】:元·马致远《邯郸道省悟黄梁梦...停...

止组字+词语?

休止符一噎止餐不随以止为山止篑举止不凡举止大方举止失措举止娴雅举止自若举止言谈令行禁止以刑止刑以杀止杀以汤止沸以火止沸以...休止符...